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市場上各類食品供應日益豐富,但在市場上也會出現一些假冒、模仿他人商標或包裝的食品,俗稱“山寨食品”。消費者要學會辨別并避免購買“山寨食品”,在購買食品時注意以下幾點:
一、到正規(guī)商場、超市、農貿市場購買食品,警惕不具備經營資質的商家出售的食品。在購買食品時,要索要并妥善保管購物小票、發(fā)票等憑證,以及適當保留產品包裝和剩余產品等。
二、選購時,要仔細辨別食品名稱,認準正規(guī)企業(yè)生產的產品。
三、仔細核對預包裝食品標簽,主要包括:食品名稱,配料表,凈含量和規(guī)格,生產商和(或)經銷商的名稱、地址和聯(lián)系方式,生產日期和保質期,貯存條件,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,產品標準代號等。預包裝類的“山寨食品”有可能存在上述要素缺失、造假、混亂等情況,消費者應仔細辨識食品標簽標識的上述內容,不購買、不食用包裝無標簽或標簽信息不全、內容不清晰的食品。
四、警惕配料表與營養(yǎng)成分表明顯不符的情況,如配料表中含有牛乳、奶粉等蛋白質原料,而營養(yǎng)成分表中蛋白質含量卻為0g/100mL(或0g/100g)。遇到類似標簽問題的產品,建議消費者不要購買。
五、通過看顏色、嗅氣味、嘗滋味對食物色、香、味等方面檢查是否有異常。
|